7月22日,由长安大学牵头组织,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省林科院、西北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的秦岭生态综合科考历时25天顺利收官。本次考察活动由长安大学彭建兵院士牵头发起,始于6月26日,行程1100余公里。
考察团队先后完成了对贯穿秦岭南北麓三条标志性通道——褒斜道、傥骆道、蓝武道的生态地质野外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对秦岭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制约问题、秦岭林体-土体-岩体-山体-水体互馈作用问题(简称“五体”互馈)、秦岭生态损害-土水灾害-地质灾害的演进关系问题(简称“三害”演进)、秦岭生态环境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人类环境系统动态平衡协调问题(简称“三环”协调)、秦岭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时空转化问题(简称“三水”转化)等。
本次秦岭综合科考是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项项目—“秦岭生态系统动态演化与绿色发展机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派了来自长安大学、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省林科院、西北大学等38名研究骨干,覆盖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土壤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生态学、林学、灾害学等学科门类,设置了地质组、岩体组、土壤组、生态组、水文组、人类活动组、灾害组等7个工作组,多学科参与、互为协作,沿途完成了标志性地层界线点、岩性观察点、地貌单位点、生态地质剖面点、灾害点、人类活动点、生态样方点等共计135个点位的考察。
本次秦岭综合科考得到了西北大学张国伟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北京大学刘鸿雁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史志华教授、清华大学鲁玺教授等业内专家的指导。
(供图:申艳军、段丰浩 审稿:荆琳、王利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