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宋绪丁:牢记使命 潜心教学 培养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人才

发布时间:2018-10-08作者:王珏来源:宣传部字体: 设置

在高楼上发生火灾需要逃生怎么办?不用急,走到窗边,轻轻一拉,窗帘就变成了长布条,可以带你向楼下缓缓滑行。这是我校工程机械学院学生发明的“带状缓降逃生窗帘”。2010年,这一造型新颖、构思巧妙的作品在136所高校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取得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从崭露头角的第三届大赛,到“一战成名”的全国一等奖,再到如今的第八届大赛,宋绪丁已经组织带领机械类专业的师生,走过了十年的参赛历程。这当中有辛劳,有荣耀,也有平淡,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却始终是他不变的坚守和追求。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 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由国家教育部和大赛组委会主办的工科大学生六项重要赛事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第四届大赛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奉献社会”,内容为“在突发灾难中,用于救援、破障、逃生、避难的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在审阅学生作品时,有一件看似平淡无奇的作品吸引了宋绪丁的目光。一个叫刘仁的学生用简单而重复的带状波浪线勾画了一副“逃生图”。宋绪丁觉得,能想到用“带”而不是“绳”进行逃生,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于是,他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详细询问他的意图。“只想到用带子逃生还不够,要想想怎么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宋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想到了窗帘。经过合计,二人决定使用竖条百叶窗作为逃生工具。有了工具,还必须有机械装置,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刘仁和他的同学们提出了设计离心装置的办法。经过宋绪丁、魏立基老师的指导、帮助和反复的试验,刘仁、高燕雯、王泽龙、严瑞、郭宝余五名学生组成的小分队,在窗帘盒里加装了一个体积很小的缓降设备,又将窗帘改造成为一条由”s”形反复折叠而成的完整的长带。窗帘内部使用防火材料,内置增强带,上端经过夹子与导轨相连。出现险情时,系上安全背带经过衔接安装疾速与缓降设备一侧的木制百叶窗,便可供多人逃生。“带状缓降逃生窗帘”就这样从纸上的波浪线变为了现实。

拿着这窗帘参加省赛的同学们也许不会想到,这个只花费了1500元钱的作品,得到了全省第一名。国赛是在南京举行的,当地媒体对赛事进行了大幅度报道,经济性、实用性、创新性兼备的“带状缓降逃生窗帘”深得媒体青睐。至今,宋绪丁仍保存着当年那些图文报道这一作品的报纸。“机械呵护生命”,《金陵时报》用这短短的六个字,道出了这件作品的妙处。

谈起这届大赛,宋绪丁最大的心得就是:“学生很小的一点创新的火花,老师一定要准确捕捉并将其放大。”大赛中,我校还有一件作品《阻尼逃生器》荣获国家二等奖,这件作品在设计之初,学生和指导老师张志峰希望通过液压油制动叶片,设计出一款逃生装置。没想到液压油的减速效果并不理想。项目陷入瓶颈之际,他们找到了宋老师。实践经验丰富的宋老师给他们支了一招:“到公路学院搞点硅油来!”硅油主要用于钢索的减震,在桥梁建设中使用广泛。发挥硅油粘度大的特性,对旋转的叶片进行减速,最终通过绳索逃生,这一设想也得到了专家评委的认可。

转眼间,宋绪丁和同事们已经参与了十年六届“机械创新大赛”,研究制定出了一套包括主题宣传、作品征集、作品评选、作品制作、参加大赛、赛后交流等在内的完整严密的大赛组织过程,构建并形成了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性实验等项目的导师制指导模式。2011年,一个由150平方米共10间房屋的“大学生机械创新实验室”在渭水校区建成并运营,该实验室不仅配备了现成的加工检测设备,还投入11.3万元用于慧鱼组创新模型部件的配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通过这些部件来实现自己的想法。“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这个平台进行实践锻炼,利用所学知识开发产品,老师亲临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装配作品,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高了老师的指导能力。”

如今,指导学生竞赛经验丰富的宋绪丁,成了该项赛事的省级评审专家,在组织比赛期间在省内进行经验交流,有时还作主题解析。而在校内,他也不遗余力地进行着学院和学校各项科创赛事的推广。作为特邀嘉宾进行大赛宣讲动员,宋绪丁希望多年的组织管理方式能够推广应用到“挑战杯”等各类赛事上。他觉得,竞赛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2015级理学院本科生王振鑫是宋绪丁今年指导的机械创新大赛的学生之一,谈到参赛收获,他说:“在组队过程中选择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作为队友,在解决问题时便可以从不同角度考虑,也可以在平时的备赛过程中学到很多其他专业的知识,认识到不同领域的朋友。通过参加这次比赛,我们不仅学习到综合领域的知识,还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突出专业特色 紧跟时代做好教学方法改革

      从1985年留校至今,宋绪丁一直担任《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主讲教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这门课程是联系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工艺课的纽带,是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的桥梁,也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最头疼、难度最大的一门课程”。在宋绪丁的带领下,该课程的教学团队以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能力为核心,不断探索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选一本好教材,是上好一门课的基础。我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最早使用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品老师的教材,慢慢地授课教师们发现,教材没有很好地体现我校的专业特色。我校工程机械和汽车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将我校筑路机械和车辆工程的特色传承下去,并始终引领行业发展,是机械类教师们共同的心愿。经过多年积累,2006年,宋绪丁等编写的《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一书顺利出版,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随之进行了大的调整和更新。2011年,张帆、宋绪丁主编的《互换性与几何量测量技术》出版,这本教材是我校教师多年来教学心得的结晶,不仅与我校的专业特色紧密融合,还将大量应用实例融合进了理论之中,并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察和训练,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并且懂得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除了本校使用之外,该教材在内蒙古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学校也得到了长期使用。2016级汽车学院本科生刘兆波本学期开始学习《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他感觉“相比其他教材而言,这门课的教材增加了许多例子,讲解十分详细,对所有可能的情况都进行了举例,知识点很直观,使用起来很棒”。2017年,该教材再版,不过宋绪丁还是觉得不太满意,“今年上课我又给团队的老师发了修订内容,增加了目前最新的国家标准”。

一堂课上得好,除了科研基础和知识面,更重要是在备课中花时间。对宋绪丁来说,每一堂课都像是一次学术讲座,他精心设计课堂计划,制作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积极开展MOOC(慕课)和省级共享精品课程建设,力求用最清晰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根据近五年的调查,学生利用网站内容进行复习的人数占到总学生人数的90%以上,MOOC网上选课人数2500-3500人次。

留校后不久,宋绪丁在教学的同时还担任实验室助理,直到后来成为实验中心主任,在实验室一呆就是十六年。如今,他把自己的两间办公室让给了博士硕士生,自己仍然坚持在实验室办公。也许是因为长期与实验打交道,宋绪丁对于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践特别有办法、有思路。2013年,我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一流实践教育基地,培养卓越工程人才”项目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宋绪丁在其中负责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学生学科竞赛项目的实施。其实,早在2011年,时任机械学院副院长的宋绪丁,便率先组织完成了卓越工程师班培养模式的制定工作,构建了从学校到企业的一整套培养方案。“这个班的本科生有一年的时间到企业定岗实习,硕士直接参与企业研发项目,对于以后走向企业、提升我校在行业内的地位有很大的帮助。”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以校企联合、多学科融合的模式,以调整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环境资源、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建立了长安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三个层次,四个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起多层次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以及适应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与管理评价体系。

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负责人,宋绪丁对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构建适应“工业4.0”的课程体系,有着自己的想法。在本科教学中,他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理念,把培养基础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本科教学的目标,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目前,团队成员已经建立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完整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并对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机械控制工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更新,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课程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实践教学环节,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等单一训练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建立起现代机械制造实践训练、现代工程材料实践训练、电子信息技术实践训练和机械创新设计与制造训练四大训练模块。

用心上好每一堂课 让课堂教学富有魅力

      回忆起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情形,宋绪丁记忆犹新:“第一次上课是讲《金属工艺学》。当时年轻嘛,备课很认真,上课时完全按照自己备课的条条框框去讲。”当时还是助教的他,讲完课后,听课的赵继普老师告诫他“讲课重点不突出”的话,让他铭记于心。从此,他讲课遵循一个原则:每节课一定要有一个重点主题,无论花多少时间,一定要把重点讲透、讲明白。2018级博士生房尚龙告诉记者,宋绪丁老师有个使用多年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讲课的每一个重难点。有些陈旧的手写教案让同学们印象深刻,每节课满满的板书更令同学们感动。

从教30多年,宋绪丁老师用对课堂的持续坚守、对教学实践的不懈探索和对学生的引领关爱,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2017级机械工程专业硕士贺怀文对宋老师上课时的认真严谨印象深刻:“上课时感受到老师对于教学的那种热爱与激情,学生也会自发地受到感染。”刘兆波也坦言,初次上课就感受到了宋老师讲课富有激情,生动形象。身教大于言传。虽然不是严厉而事无巨细地要求学生,“只是告诉你某一阶段你应该完成什么样的事”,但学生们却都能在他的影响下,专注学业,努力向上。宋绪丁老师指导的博士生、2015级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的闫畅表示,“宋老师把我从一个学渣带成了学弟眼中的‘学霸’”。闫畅博士期间发表了5篇SCI论文,她的同门师弟贺怀文、房尚龙也分别是各自班里的专业第一。

对教学无比热爱的宋绪丁,还十分乐意同学生交流。学生们表示,从未感受过老师有过敷衍。闫畅回忆起本科时参加竞赛寻求宋老师帮助的经历:“在参加科创竞赛时,不管是哪个组找到宋老师,他都非常乐意也认真去帮忙解决问题。我们遇到困难经常‘组团’找他。宋老师指导的那组学生,在‘挑战杯’中也获了很多奖。”不仅是学生,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时遇到困难,也愿意找他来聊一聊。机械制造系教师封硕,在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的过程中,不断和宋绪丁老师交流,反复研究,修改方案,最终,由其指导、黄威等学生完成的作品《智能自适应载人机器人》荣获全国三等奖。

30多年来,宋绪丁从未离开过本科讲台。回顾过往,宋绪丁说,通过多年的从教磨练,他渐渐明白,教书育人是一项充满总结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当好老师,一是要对教学有热情、有激情,上好每一堂课;二是要对学生渗透真情,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育人路上,宋绪丁还将继续站在三尺讲台,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原载于《长安大学报》2018年09月30日第2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