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月,我校环工学院青年教师,在长安大学完成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于2014年获得我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4年6月5日,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题为《Accelerate research on land creation》的学术论文,这是合校以来我校学者以第一作者身份首次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在2014年6月举办的陕西省首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中,李培月及其团队申报的“一种同时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和弥散参数的野外试验方法”荣获一等奖,这是我校在该次成果展中荣获的唯一一项一等奖。在2014年度第五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评选中,李培月荣获“李四光优秀博士生奖”,并作为获奖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获得这一荣誉的博士研究生在全国仅有三名。
凭借着勤奋与悟性,本科阶段默默无闻的李培月在研究生时期开始发力,当其他同学还在为了发一篇SCI而烦恼的时候,李培月仅博士研究生期间就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30篇被SCI收录,4篇被EI收录,成为学术研究领域一股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
《自然》上发表论文长大第一人
2012年9月8日,李培月在QQ空间上写道:“打算向Nature/Science发起冲击”。经过长期的资料搜寻和项目跟踪研究过程,一年后,他开始动笔撰写论文,到正式发表经过了三轮修改,历经八九个月。这篇文章以我国多个山区城市正在开展的“削山造城”工程为背景,系统介绍了这项工程的重要意义,同时理性分析了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问题,认为应吸收全国、全世界相关组织及专家,多部门共同协作,加快、加强平山造地工程中的科学研究工作,共同解决此类工程中存在的技术、理论及工程难题,尽快形成该类工程建设的相关规范,用以指导实际工程建设,为此类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避免地质及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降低该类项目的环境、技术和经济风险。
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热烈讨论。《自然》(Nature)是英国著名杂志,创刊于1869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2014年的影响因子为42.351。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李培月的导师、环工学院副院长钱会教授说:“能够在《自然》上发表论文的人,都不是一般的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高校教师中,能在上面发表文章的都是大牛级别的人物。”
论文的发表给李培月带来了很大的鼓励。他说:“这件事让我明白,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那些表面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外面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我们的学校,或者有一些误解,我就是要给这些人看看,长安大学自主培养的博士生绝不比985名校的差,长安大学也并不比那些名校差。”
十年专业路 越走越爱
2004年,李培月从河北的农村来到1300公里以外的陕西西安上大学。当年年纪小,随性选择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随着所学知识越来越多,实践经历越来越丰富,他渐渐意识到这个专业很有意思,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很有价值,于是越来越喜欢,之后连读硕士、博士,在这个专业的学习道路上一走就是十年。
李培月的本科阶段是在踏实中度过的,认真上课,考试成绩优秀,连续三年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获得一等奖学金,课余时间还跟同学踢踢球,参加了两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均获得一等奖。对于常年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记笔记的李培月,钱会教授早就记在心里:“他的每个阶段目标都不一样,总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些目标,不好高骛远。”
自我评价“学习还行”、对考试成绩只要求80分的李培月,只在最有意义的地方下功夫。从专业学习到学术研究的转变发生在大三那年,他跟随张益谦老师到内蒙古进行野外调查。他和舍友在鄂尔多斯高原上每天徒步行走几十公里,勘测地形地貌,区分不同时代的地层界线,测量水位和取水样。这次经历让他爱上了这个专业。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浓厚兴趣为主导,李培月踏上了他的学术研究之路。本科阶段,除了优异的成绩之外,他还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参加了一些科研项目,并被顺利保送攻读硕士和博士。博士毕业前,学校下发了关于优秀博士生预留校的文件,李培月符合留校条件。李培月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老师,他一想,留校既能实现小时候的梦想,又能够坚持现在的这个专业,于是在2013年和学校签订了预留校工作协议。
不局限于纸面上成绩的优异,善于钻研的李培月并不满足于一题一分的得失。有追求,但够踏实;实际,但不局限。他的学弟、环工学院博士生贾志峰说,本科阶段,李培月虽然成绩好,但还是默默无闻;只是在研究生阶段,发表的文章太多,一下子就很突出。
学术需要勤奋 汗水产生灵感
仿佛水到渠成,本科阶段积累的理论知识体系,通过与实践的结合,令李培月在短暂的沉寂之后,开始收获丰硕成果。研究生阶段,他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凭借超人的论文成果获得“芙蓉学子·科研学术奖”。他的求学之路迎来第一次飞跃。
“勤奋、聪明、持之以恒”,这是钱会教授认为科研人应该具有的特质,这也是他在李培月身上看到的品质。“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上博士之前,我满头黑发,博士毕业时,我的头发已经有几十根都白了。”博士四年、读过上万篇论文的李培月认为,只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成果会比他更多,“付出就会有收获,但有时候收获是很长时间以后的事了,所以一定要坚持住。”
乔亮在硕士毕业工作两年之后,辞了职来读钱会教授的博士生。刚来的时候,钱教授跟他说:“你要抓紧发论文啊,你的一个师弟,才硕士毕业,就发了十几篇SCI文章了。”这个师弟,就是李培月。震惊之余,他颇感压力山大。真正接触下来,他发现,李培月如此成果丰厚,是有原因的。“从平时的接触中,我们都能感觉到,李培月是真心喜欢做学术,我们看来很高深的学术文献,他却觉得乐在其中。这种对学术的追求和喜爱,在学生中很少见。我们有时候晚上还想在校园里转转啊,去一下大雁塔啊,他很少去,绝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电脑前看文章。”有时候他们之间会开玩笑:“最近太辛苦了,该放松一下。”李培月回答:“是啊,我要写一篇文章放松一下。”虽是玩笑话,也表明了一种常态。就算是带学生去野外实习,跋山涉水一天之后,都很疲劳了,他还是要看几篇论文才肯休息。
大量的文献阅读培养了他较高的专业素养,也大大提升了他的英文水平,为他在外文期刊上发表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培月看文章速度很快,普通学生看一篇外文文献要一天的时间,他能达到一天精度两三篇,泛读十几篇;他写文章速度也快,别的人写一篇论文要半年到一年时间,他只需要一到两个月。“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来说,他是我们心目中难以企及的学霸,但是,他平时的那种努力程度也是我们想不到的。”乔亮说。
李培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熟练且系统,加上平时的实践应用和大量阅读学术文献,他对于所学的水文水资源领域发展现状了解得十分透彻;尤其难得的是,他对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发展水平和理论创新点十分敏感,因此在论文写作中能够敏锐地感知国际理论空白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个人观点,因此,论文水平较高,并且能够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充分体现了一位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他的这种敏感不光体现在自己的论文中,也为团队中其他同门的论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乔亮说:“我们现在要写一篇论文之前,会先和李培月讨论,他总是能给我们新的角度和启示,这对我们的论文写作帮助很大。”
有句话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对于这句话,李培月有自己的理解。他说:“根据我自己的经历,灵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是在获取大量的信息之后经过自己观察、思考,才慢慢产生的,所以我觉得我的科研生活中汗水应该占了100%,因为灵感实际上也是汗水的结果。不付出、不思考就不会有所谓的灵感。”
李培月在博士入学时,钱会教授对他提出要求,博士期间发要表5篇SCI文章才能毕业,而他立马表态:“我可以发表10篇!”这种不服输的劲头一直伴随着他,即便被拒过很多次稿,他还是能平静地接受:“我觉得拒稿也不一定是坏事。拒稿后编辑部肯定也会给你一个专家审稿意见,这个意见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有了这些意见,就可以更好地进步。”既勇于挑战又并不急躁,这种性格让他在枯燥的研究面前站稳脚跟,别人能做到的事,他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做科研的过程确实有一些枯燥,但是做出一点成果之后的喜悦又是其它任何事情替代不了的。做科研的乐趣就在于经过长期的枯燥乏味的科研过程,获得对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有利的成果。如果过程太过于顺利,那么得到的果实就没有那种甜美的感觉了。”
榜样李培月
在钱会教授的团队里,李培月是一个标杆,他的不懈努力大家看在眼里,他的高要求也成了大家的高要求。在李培月的带动之下,他们这个团队里的人普遍提高了对自己发论文的要求。李培月的同门师妹、一年级博士生陈洁说:“普通研究生写论文,有的是为了奖学金,有的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论文任务能够顺利毕业,只要达到三篇核心就可以了;有了李培月这个模范之后,我们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论文写作的标准,朝着更高的水平去努力。我们整个团队的论文目标现在基本都在SCI、EI,而且都是早早就开始着手论文的事情,所以毕业时都很顺利,很少有人因为论文的原因不能毕业。”
从情感上来说,李培月让大家相信,很多原本遥不可及的目标其实是可能实现的,这取决于你怎么做,并且坚持多久。乔亮说:“在我们心中,能在像《Nature》《Science》这种杂志上发文章的,都是大神级的人物,好像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李培月让我们相信,只要你有充分的准备,敢想敢做,很多事情都不是想象中那么不可能。我们也会想,也许我们不如他那么专注投入,没法做到像他一样那么强,但是只要每天付出多一点,向他靠近一点,对于自己来说,就是进步,就是提高。这就是李培月带给我们的影响。”
李培月也有他自己的偶像。他将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作为学术榜样。“李仪祉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水利建设人才,并亲自主持建设陕西泾、渭、洛、梅四大惠渠,树立起我国现代灌溉工程的样板,为我国水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陕西人民受益尤大。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能永远受人景仰。”
走上科研之路虽时间不长,李培月已经在默默地提炼着自己的感悟。他说:“做科研工作首先要能吃苦,因为确实比较枯燥;其次要善于积累,多读文献,多思考;做科研还需要持之以恒,因为很多时候,付出的不一定很快就有回报,回报也许是很久之后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坚持;好的科研,还需要和其他人多交流,不管是比你牛的,还是没你牛的,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多和别人交流,也会给你自己带来灵感。”
对于李培月的将来,他的导师钱会教授希望他继续再这样踏实地做十年学问,他的发展会更好。李培月则想在未来的五年里建立一个自己的科研团队,针对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展开研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去应对这些变化、使地下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原载于《长安大学报》2014年11月20日第2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