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校到合校:谁持彩练当空舞

发布时间:2017-04-27作者:新闻网来源:《漫游中国大学-长安大学》字体: 设置

  

长安,历史厚重,名冠华夏,先后有西周、秦、西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长安城建市的的两千年间,她多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和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在世界认知度上、国家享誉度上可以和她媲美。

  

“长安”二字是怎样地承载了华夏儿女的方刚血气、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粹?一所以这样辉煌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又会是怎样的荣耀与自豪?长安大学,位于今天的古城西安,独美的区位优势,浓郁的文化积淀,杰出的社会贡献,使得这所学校厚积薄发,名副其实,蜚声海内外。

  

长安大学占地200多万平方米,拥有唐长安城中的校本部校区、汉长安城下的渭水校区和秦岭山麓的太白山校区。大、小雁塔形成辅翼,秦岭、渭水为之拱卫,山屏水绕,郁郁葱葱,胜迹环抱,人荟萃。

  

长安大学自1951年建校,至今已走过了光辉的60年。她诞生于共和国的曙光里,勃兴于行业发展的大潮中,强盛于教育改革的新世纪。在60年的风雨中,长安大学始终以为国担当为己任,始终以振兴中华教育为天职,始终以民族复兴为追求,生生不息,奋斗不,砥砺求强,弦诵不辍。学校的发展犹如一条五彩长河,从涓涓细流,曲折百圆,到汇成大河,波澜壮阔。

黎明启航

1949年,东方破晓,新生的共和国呱呱坠地。面对个百废待兴的国家,如何尽快恢复经济,是新中国建设者们面临的非常紧迫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时,公路交通运输业可谓一穷二白,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将近100年。交通,成为当时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拦路虎”,亟待改观。迎着共和国黎明的曙光,1951417日,在西北重镇兰州市,一所以培养公路交通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的“西北交通干部学校”正式成立,她成为今天长安大学建校历史的“零公里”起点。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离不开地质工作的率先突破。在地质部的高度重视下,19538月,“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西安地质学校”宣告成立。长安大学的另一支源头脱颖而出。1953915日,同样是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在西安正南的长安大道上,陕西省建筑工程学校宣告成立,其成立背景与西安地质学校的诞生可谓异曲同工。陕西省建筑工程学校是长安大学办学的又一支源头。

  

三所学校,长安大学建校的三个源头,因共和国而,接踵开始了艰辛的兴学之路。谁能够预见到,一粒种子播下去之后,将会长成怎样的参天大树;三所学校的初创,此后又将会掀起怎样的发展巨澜!

岁月弦歌

长安大学的兴盛、跌宕、分合与国家的境遇息息相关,更与行业的强弱紧密相连。黎明中诞生的三所新兴学校,在合校前的50年历程中,绝大多数时间是置于行业办学的体制下,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坚强领导、细心呵护、全力支持下,三所学校植根行业,“滚雪球”般一步步发展壮大。

  

合校前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一直是交通部的掌上明珠。195891日,在交通部的强力推动下,西安公路学院正式揭牌,176名本科新生入学,翻开了长安大学本科办学的第一页。

  

改革开放以后,西安公路学院在20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56月,在交通部的大力保荐下,经过严格的评审,西安公路学院成功获得世界银行贷款380万美元,为学校提早进入发展快车道,赢得了宝贵的办学资金和战略机遇。同年12月,交通部又按照大于一比一的比例,给学校投入配套资金1434万人民币。这两笔资金,使得学校软硬件建设有了质的飞跃

  

20世纪90年代,西安公路学院更名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成功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一跃成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一所建校仅40余年历史的大学,在中国书香门第久远,老牌、名牌学校林立的高校家族中脱颖而出。许多教师成为全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学校成为中国公路交通领域高等教育的排头兵。

  

隶属于国土资源部的原西安工程学院,始终在地质教育领域不懈耕耘。1953年到1959年,在地质部的直接领导下,西安地质学校发展取得巨大成绩。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校的发展历经几多坎坷,但是师生依然在艰难困苦中不懈奋斗,矢志办学。

  

1978年,学校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4月,学校升格为西安地质学院。学院确定了“筑巢引凤”的快速发展方略,第一个飞来的“金凤凰”,是大名鼎鼎的地学泰斗张伯声院士,他也是长安大学所拥有的第一位院士。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地矿部的推动下,一大批顶尖级人纷纷汇聚在大雁塔脚下,为学院办学实力与学科水平的跨越提升,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西安地质学院在全围地质类高校中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建筑业可谓国家建设发展的“晴雨表”。隶属于城乡建设部的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在行业兴衰的风雨中前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家经济的、政治的动荡,陕西省建筑工程学校经历了一段有甚于其他两所学校的艰难办学历程“文革”中甚至一度中断办学。

  

1978年,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于西北五省没有一所建筑类高等院校,难以适应经济建设高潮的来。为此,经国家建委报教育部提议和国务院批准,确定以陕西建筑程学校为基础创建西北建筑工程学院。1979314日,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宣布挂牌成立,学院正式进入大学序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学院一步步走出新的格局,凝聚人心,潜心办学。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安市与建设部达成共建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协议,构建起了新的办学机制。在建设部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院逐步形成了以本科生教育为的建筑类多学科、多层次、多专业教育教学体系,成为西北地区建筑类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春风鼓翼

祥云辉映汉宫紫,春光绣画秦川明。”面向新的世纪,国家大幅度地进行了高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以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长安大学如同一颗新星在古城冉冉升起。

  

2000411日,教育部下发文件,决定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长安学。418,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同在学校体育馆,隆重举行了“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长安大学大会”。三校合一,如春潮般急速涌来,推动着、裹挟着你顺流而下,去接受新学校的浴火重生。

  

长安大学合并组建以来,至今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实质融合、跨越式发展和向高水平大学奋进。

  

人心齐,泰山移。”合校之初,学校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把全校师生尽快凝聚到长安大学的旗帜下,在同一个家园,为同一个标而团结奋斗。学校在精简优化机构的基础上,把学科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学校以“211工程”建设为龙头,科学规划和整合学科资源,大力推进学科组织与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拓展学科内涵,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高地,营造学术氛围。学校巩固和重组了公路学院、汽车学院、工程机械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等学院;随后又升级或组建了环境科学与程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学科设置与办学机构的调整,使学校学科结构更加合理,学科群体优势更加突出,为长安大学此后又好又快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经注》记载:“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皑然。”20028周,在风景如画的太白山簏,学校召开了发展战略研讨会,就学校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进行谋篇布局。这是一个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和共谋学校发展大计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20039月,中国共产党长安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两个会议的召开,促进了学校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全面推进。

  

自太白会议后的4年间,学校各项工作捷报频传,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200296日,占地1283亩的渭水新校区破土动,一年后,20035000名新生顺利入住,一座新型的现代化校园在渭河之滨拔地而起。在全国第九、十批学位申报工作,学校新增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59个硕士点。2002年学校引进了中国程院院士、著名矿床学家汤中立教授来校执教,2004年李佩成教授光荣当选国工程院院士。学科学位和人才队伍建设成就斐然,凸显了合校后学科整合、凝练、提升的根基效应,显示了学校跨越式发展战略决策的远见识,展示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

  

清风拂渭水,明月满长安”。200612月,学校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渭水新校区召开了“长安大学改革建设发展研讨会”。会议审时度势,总结学校取得的成就,分析学校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两个转变”的战略发展思路。即.从跨越式发展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转变从注重规模向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转变。

  

20079月,背负着全校8600余名党员和4400余名师生的厚望,中共产党长安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议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长大人秉承60年形成的“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团结奋进、追求争越”的办学精神,“弘毅明德,笃学创新”,扎扎实实地构建向高水平大学奋进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