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学人】追怀名师意 桃李笑春风——追记著名道路专家、长安大学教授张登良

发布时间:2017-04-18作者:白晓雪、郑子洋、吕悦来源:校报编辑部字体: 设置

 

在著名道路专家、长安大学教授张登良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中,存放着一幅书法作品,这是学生们在他八十大寿时送给他的,上面的“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八个字是张登良的座右铭,也是他在七十岁生日那天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总结。

长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郝培文是张登良教授的学生,在他心里,张老师是一个“奇迹”:“在当时那个条件下,很少有人能把国内的名校都读一遍,还能出国留学。用现在的话说,他是真正的‘学霸’。”1933年出生于北京的张登良,于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土木系,还在清华大学土木系、同济大学道桥系学习;195611月赴前苏联哈尔科夫公路学院留学,获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60年学成回国后,在原西安公路学院任教,1983年起担任西安公路学院副院长,20089月退休。20161130日,张登良教授病逝于西安,享年84岁。

张登良是我国公路路面工程领域的开拓者和权威专家,也是桃李满天下的学界泰斗。他用勤奋和智慧奏响了人生的华美乐章,但曲终人未散,那传递着他人格与思想的丝丝余音,将永远回荡在我们心头。

春风化雨育英才

张登良自1982年开始带研究生,门下的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共计85人次。张登良的第一个学生、现任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的梁乃兴说:“张老师的弟子遍布大江南北,分布于世界各地,他们或是政界骄子、行业精英,或是学界翘楚、技术骨干,不管是在哪个行业,他们都在用张老师教授的学识和做人的准则培养后学、服务百姓、奉献社会。

张登良是一个严谨的人,这一点在他的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现任长安大学副校长的沙爱民在本科时就上过张老师的选修课《加固土原理》,老师在课堂上严谨的作风和有条不紊的授课风格,他至今记忆犹新。“张老师的板书非常漂亮,边讲边写,没有任何差错,不知道的人以为是事先准备好的,其实是他的现场发挥。”在日常的课题讨论中,张登良讲话的逻辑性很强,对于专业问题有着高度的敏感和极强的把握能力,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意见,令学生豁然开朗。

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张登良以积极开放的胸怀广开门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带领学生一起参加学术会议、为学生引荐行业大师、推荐学生出国深造等,让弟子们受益匪浅。作为张老师的学生,在硕士的第二年出去调研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张登良教授会亲自写推荐信给很多名家,鼓励学生去拜访去学习。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大师们一起探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请教研究方法,进一步打开思路,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历。回想起调研的那段时光,郝培文很是感慨:“这是张老师一直采用的教学模式,他总说:‘学生没有调研就做研究是不行的,你都没有充分的了解,怎么开始做研究呢?’我现在也从事教学工作,觉得他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真的很好。”

张登良具有识人的精准眼光,乐于给优秀的年轻人以锻炼的机会。之前在河南进行一个科研项目时,张登良作为课题负责人,安排当时刚刚硕士毕业的沙爱民负责课题鉴定工作。“我之前没有做课题报告的经验,张老师很放心地让我来负责这件事,连最后的汇报也让我来,这让我很意外,也很感动。”汇报结束后,张登良老师对沙爱民汇报中的一些不足做了提点,这对沙爱民之后独立做课题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56年的苏联哈尔科夫公路学院,曾经留下了张登良奋发求学的身影;四十多年后,在他的推荐下,他的学生沙爱民也在这里开启求学之路。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更是一种专业精神的传承。在沙爱民看来,作为导师,要做的无外乎教给学生方法和给学生提供机会两件事。“我觉得张老师都做到了,在他身上我学到了别的地方学不到的东西,这些对我的一辈子都有重要的影响。”

不待扬鞭自奋蹄

张登良一生致力于加固土原理和路面材料与结构的研究工作,主持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5部。在公路路面研究不甚发达的时期,他的许多科研成果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在国外读书时,张登良开始了对于加固土原理的研究。由于加固土分析和机理涉及到化学、物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刻苦钻研,更要耐得住寂寞,因此国内外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属于基础理论范围的加固土原理,但张登良坚持了下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1982,凝聚着他心血的专著《加固土原理》终于问世,为我国公路路基施工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加固土研究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另外,张老师在沥青材料的研究上也具有开创意义,他和学生一起开展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国内首创,为我国沥青路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直以来,张登良对科研都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凭借对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了解,他能够敏锐地判断出国内在哪些方面急需研究和拓展,对科研人员给予精准的建议和指导。在长安大学教授郑南翔看来,“张老师在科研上能一下子抓住重点,对待学术不浮躁,一是一、二是二,从不说假话。正是这份敏锐和求实成就了他的学术地位。”而在这之外,张登良对研究内容和方向的坚持,也是他一路走来不断开创科研新高度的重要原因。郝培文发现,张登良在重大研究方向上的成果是一个有机系统,当你把他研究的东西拿出来看,会发现整个主线非常鲜明。“张老师的学问很渊博,但他不是什么都去研究,他的方向很专,所以功底就非常深厚。另外一点是,他会以他的兴趣为依托,自觉自愿地去做一些科研项目,而不是说今天哪个课题拨了钱,就带着团队去做这个项目,这也给我们的科学研究带来很多启示。”

在学术研究上,张登良具有宽广的视野。上个世纪,信息传播不够发达,出国或是出差调研是很难得的事。张登良每次有机会出国都会带回很多学术资料,翻译之后在课题组内传阅,让大家了解公路学界的最新科研成果。张老师对科研的大力支持,也让学生受益良多。郝培文在做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研究时,由于评价手段和实验设备限制,遇到了阻力,在张老师的支持下,他去哈尔滨买了一台仪器回来,完成了试验。“张老师在科研上很舍得投入,只要是为了科研项目、只要能做出成果来,他都大力支持。作为一位科学研究者,他有着应有的高度。”

忙碌是张登良的常态。梁乃兴每次去张老师办公室的时候,都看到他在看书、读文献,从无例外。学生们把当天的事情都忙完之后,去张老师家里找他时,他往往还没来得及吃饭,他就端着一碗面条,边吃边给学生作指导。多年来,面对一个又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研究课题,张登良一直都饱含着真诚和热爱。晚年的张登良虽然身体不好,依然坚持参加学术会议和社会活动,包括研讨会、课题评审和鉴定会,给后辈们提意见、指方向,为科学研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直到生命的后期,张登良因三度脑梗病发坐在轮椅上,已经不方便走动,他仍在坚持看书。郝培文去看望他时,看着书桌上堆满了有关公路交通的各类书籍和期刊,觉得很不忍心。“我当时还劝老师,都这个时候了还看它干啥呢。后来我想,这是他一生的兴趣和心血所在,在科研的这条路上,他奉献了自己一生的时光。我对张老师是真的非常敬佩。”

不忘初心传薪火

122日,张登良教授去世的第三天,学校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公路学院也在官网上开设悼念版块,他的同事、学生纷纷发来情真意切的怀念和追思文章。公路学院院长谢永利说:“张老师对于长安大学、特别是公路学院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可以说是从零到一的开创者,他的过世令人惋惜,他的贡献我们每一个公路人都会时刻铭记在心。”

人的生命终究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逝去后,张登良教授为后辈留下的更多是无形的财富。他的人格魅力、治学精神、学术思想和科研态度,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他的学生身上得到继承和延续。

师道贵在传承。沙爱民从张老师那里获益多多。他难忘张老师对他的指导和帮助,老师更教会了他如何敏锐地感知科研方向、精准地把握关键问题,尤其是在他独立组织课题之后,对这一点的感受和体会更加深刻;在科研方向和研究领域上,沙爱民继承并发展了张登良在加固土方面的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半刚性路面材料结构理论与振动成型方法,从得到业内专家认可的同时,也被纳入到公路行业规范中。“在这个层面上说,我的科学研究是对张老师科研事业的继承和发展,这个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算是对张老师多年培养的一个交代。”

在郑南翔的心中,张登良老师既是他崇敬的师长,也像他的第二个父亲。“张老师在学术上带我,在平日的工作生活中帮我,对我的意义不止老师那么简单。”对于梁乃兴而言,张老师还是一位宽厚长者:“师从于张老师,我从没感到他的师道威严,而是有种如同回家的感觉,很温暖。”如同薪火的传递,他们在自己的学生培养和课题研究中,也像张老师一样,在教育指导学生的同时,热心帮助,大力提携,毫无保留地爱护着他们,将张老师的品格与魅力一代代传承下去。

郝培文从张老师那里学习到最多的是科研态度。“导师的风格绝对会影响到弟子的风格。张老师的学生和他的风格是一脉相承的,就是做学问严谨,这个对大家的影响非常大。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张老师又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思考和尝试,这种有宽有严的教导方式,我们也在渐渐地学习并加以实践。”

社会不断发展,弟子们在继承师脉、传承张登良老师优良作风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和进步。“最重要的还是初心不忘吧。”沙爱民说。

葬之以花,咏之以歌,送之以诗,赞之以爱。张登良教授的人生已经谢幕,但我们相信,他的双眼已望穿深山,透过云彩,高而俯瞰大地;他的双耳已闻声于万里,贴着尘埃,聆听心的声音;他的思想已顺流而下,借着晨光,流过大江南北;他的精神也已连接过往,通向未来,焕发出新的生机。

(原载于《长安大学报》2017年1月12日第262期)